推广 热搜: 教育  家庭  学习  教育资讯  幼教  家庭教育  初中  高中  小学  家庭教育帮 

惠崇春江晚景的意思是什么

   日期:2024-03-30     来源:www.89ja.com    浏览:525    
文章简介:《惠崇春江晚景》是一首七言绝句,是北宋文学家苏轼题惠崇的《春江晚景》所创作的组诗。下面大家一块儿具体的学习这首诗!惠崇春江晚景的意思是什么【原文】:《惠崇春江晚景》北宋·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,春江水暖鸭先知。

《惠崇春江晚景》是一首七言绝句,是北宋文学家苏轼题惠崇的《春江晚景》所创作的组诗。下面大家一块儿具体的学习这首诗!

惠崇春江晚景的意思是什么

【原文】:

《惠崇春江晚景》

北宋·苏轼

竹外桃花三两枝,春江水暖鸭先知。

蒌蒿满地芦芽短,正是河豚欲上时。

【注解】:

惠崇:北宋名僧能诗善画,《春江晚景》是他的画作,共两幅,一幅是鸭戏图,一幅是飞雁图。苏轼的题画诗也有两首,这首是题鸭戏图的诗。

蒌蒿:一种成长在洼地的多年生草本植物,花淡黄色,茎高4、五尺,刚生时柔嫩香脆,可以吃。

芦芽:芦苇的幼芽,可食用。

河豚:鱼的一种,学名“鲀”,肉味鲜美,产于国内沿海和一些内河。每年春季逆江而上,在淡水中产卵。

上:指鱼逆江而上。

【翻译】:

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,鸭子在水中游戏,它们最早知道了初春江水的回暖。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,芦苇也开始抽芽,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,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。

《惠崇春江晚景》全诗赏析

“竹外桃花三两枝”,这虽然只不过简单一句,却透出不少信息。第一,它显示出竹林的稀疏,如果细密,就没办法见到桃花了。第二,它表明季节,点出了一个“早”字。春寒刚过,还不是桃花怒放之时,但春季的无限生机和潜力,已经透露出来。

“春江水暖鸭先知”,视觉由远及近,即从江岸到江面。江上春水荡漾,好动的鸭子在江水中嬉戏游玩。“鸭先知”侧面说明春江水还略带寒意,因而别的动物都还没敏锐到春季的到来,这就与首句中的桃花“三两枝”相呼应,表明早春时节。

“蒌蒿满地芦芽短”,这两句诗仍然紧扣“早春”来进行描写,那满地蒌蒿、短短的芦芽,黄绿相间、艳丽迷人,呈现出一派春意盎然、欣欣向荣的景象。“河豚欲上”借河豚只在春江水暖时才往上游的特点,进一步突出一个“春”字,本是画面所无,也是画笔难到的,可是诗人却成功地“状难写之景如在现在”,给整个画面注入了春季的气息和生命的活力。

这一首诗成功地写出了早春时节的春江景色,全诗春意浓郁、生机蓬勃,给人以清爽,舒畅之感。

《惠崇春江晚景》的写作背景

《惠崇春江晚景二首》是苏轼于神宗元丰八年(1085年)在汴京(今河南开封)为惠崇所绘的《春江晚景》两幅画所写的题画诗。

《惠崇春江晚景》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

《惠崇春江晓景》表达了诗人赞美热爱春季的思想感情。这首诗是苏轼题惠崇的《春江晚景》所创作出来的,一幅“鸭戏图”,再现了原画中的江南仲春景色,又融入诗人适当的想象,与原画相得益彰。写出了早春时节的春江景色,作者以其细致、敏锐的感受,捕捉住季节转换时的景物特点,抒发对早春的喜悦和礼赞之情。

 
标签: 知识
打赏
 
更多>相关推荐

推荐图文
今日推荐
点击排行
网站首页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使用协议  |  版权隐私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排名推广  |  广告服务  |  积分换礼  |  网站留言  |  RSS订阅  |  违规举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