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家庭教育中,爸爸妈妈常常面对些调皮、叛逆或犯错的孩子,会进行威胁恐吓,你再叛逆,我就把你锁到黑屋子里去。如此,孩子子就会被吓着,久而久之,就会形成胆小如鼠的性格特点,压抑其创造性。
第二种表现是疏远冷落。爸爸妈妈太忙或者没精力顾及调皮、叛逆的孩子,就干脆摆一个冷面孔,不理不睬,更不去亲近他们。长此以往,这类孩子会更孤僻、更懦弱。
第三种是一直指责孩子缺点,在得不到鼓励和表彰中,爸爸妈妈对孩子的指责会让孩子一直背着很大的思想包袱,心情抑郁。
第四种是武断夸大。譬如孩子干了一件事情或者没写完作业,爸爸妈妈就说:如何干坏事总有你的份你作业完成过一次吗?对孩子进行全盘否定,挫伤了孩子的进取心、自尊心,导致自我否定的负面情绪。
心理学家指出,精神虐待会对儿童的自尊心导致破坏,一个自尊心从小就遭到挫折的人,或许会出现不少心理与行为上的障碍,诸如自我否定、缺少爱心、焦虑等心理问题,很难适应社会,甚至走上犯罪。
重要原因是,儿童的自尊心常常遭到打击,就会干扰到他的自我形象,导致自我评价偏低,进而产生逃避、反社会、歇斯底里、偏执或依靠型人格障碍等心理疾病。
虐待对儿童导致的创伤有时立刻显现,也有到了成人期才显现的长期创伤。一个孩子在被虐待的家庭环境中成长,他长大后或许会觉得整个社会充满危险,假如他不要遭到攻击,就需要先攻击其他人,具备非常强的反社会倾向。他也会在长大后变得十分胆怯,不断逃避外面,不敢跟其他人交流,缺少自信心,有强烈的自卑感。
美国一项研究表明,儿童受虐待和被忽略的一个紧急后果,就是在成年期出现抑郁症。对不少儿童而言,在他们遭到虐待或者忽略的同时,也在他们的生命中埋下了抑郁的隐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