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按时做完作业、做事拖拖拉拉……这是不少父母烦恼的问题。父母们也想了不少方法,譬如给孩子拟定过计划表,或者让孩子承担拖延的后果……但这好像并不一直有效。发现、培养、引导孩子对事情的兴趣,才是时间管理的核心,三招告诉你的孩子管理时间。
目前父母都意识到培养孩子时间管理能力的重要程度,但具体做起来,好像办法有限。我现在所看到的主如果这两种:一是让孩子做计划拟定时间表。这个方法大家自己小时候都实践过,都了解那是什么感觉——有用,但好像永远不奏效。另一个办法是新观念:让孩子承担后果。这个也有用,但我感觉在这两者之间,大家还需要给孩子更多的办法和工具,去帮他们。
1、感受时间
时间管理的教育应该从让孩子感受时间开始。只有对时间有了感觉,了解它是个什么东西,才能去管理它。另外,让孩子感受时间,大家可以从婴幼儿期就开始做,免得等孩子大了再培养时间观念有困难程度。
感受时间的办法不少。譬如,对于三四岁的孩子,在他还没能力了解表时,大家可以做这类事情帮助他领会时间:
让孩子熟知基本时间定义:上午、下午、晚上、半夜、清晨、黄昏、前天、明年……可以给孩子解说,也可以让孩子猜目前是什么时间。我女儿有一阵没事就问我“母亲前半夜的意思是?”给她说过了,她还是想起来就问,大概对这个定义非常着迷。
看着表,跟孩子一块看一分钟到底有多长。尝试一下,你都会发现一分钟其实非常长呢!
给做不同事情的时间段取名字。我那天要给她弄点干果吃,就用广播的语调说:“目前是松鼠时间,请松鼠年出生的孩子松鼠母亲和松鼠外婆都做好,耐心等待!”让孩子有一段时间完成一个任务的定义。
领孩子察看表。我隔一会让女儿看表的指针都偷偷走多少了。孩子大概5岁才能真的了解表,但目前可以让他去察看。
给孩子报时更具体一些。譬如,说大家什么时间做的任何事情,大家用了多少分钟做完任何事情。
跟孩子玩计时做事的游戏。譬如,看看我数10个数能否做完啥事;看看今天穿鞋用了多少分钟,有没比上一次少;我躲起来两分钟,看你能否把这类整理起来……
给孩子讲时间带来的变化,譬如,讲他更小的时候怎么说话、如何做事、多高;讲他长到多大会有什么变化。用回忆和展望将来去体验时间带来的变化。
让孩子对四季、月、年等宏观的时间定义有感受。还可以给他讲母亲小时候如何,以后你长大了母亲老了什么样,让他去想象。
给他时间期限的定义,譬如食品的食用期限、工作的期限、交电费的期限等。也可以适合给他的事情拟定小小的期限。
让他了解按时、提前和迟到的定义。“哎呀,今天送报纸比平常都早啊!”
让孩子做事情有开始和完成的定义,要了解每一件事情什么时间是开始和结束,而不是这个事做一下,又去做另一个事。
2、理解时间的意义
对于大一些的孩子,大家可以通过讲道理、讲故事,让他慢慢领会到时间的意义。
譬如,大家可以给孩子编时间银行的故事,让他把时间看作是一种资源,是一种可以像银行存款一样提出支配的东西。大家大家都不可以生产时间,只能越提越少,所以要珍惜用。
大家还可以让孩子去剖析相同的时间,做不一样的事情,所带来的不一样的价值,让孩子了解每一个人的时间是均等的,重点在于大家怎么样去借助它。
大家可以跟孩子一块设想一些关于时间的荒唐问题,譬如,倘若你天天比其他人多出两小时、倘若你有星期8、倘若你可以买到更多时间、倘若你可以做时间旅游、倘若你可以把时间作为礼物送给其他人……让孩子从不同角度认识时间。
掌握给要做的事情分类。对于上小学的孩子,就能练习他去做时间表。
大家常常让孩子做时间表,但其实在列时间表之前,非常重要的是让孩子先看清自己都要做什么事情。假如对自己要做的事情没个了解的认识,那样列时间表就是在排流水账。大家小时候做时间表就都是这么做出来的,最后证明非常低效,一般只有两天生命力,基本实行不了。
所以,时间表的前身应该是个“To dolist”——要做的事。列完这个,大家要教给孩子去评估这类事情:什么是必做的,什么是可以放放的,什么是自己想做的,什么是可以不做的,什么是自己喜欢的和要忍受的。然后大家可以给孩子不同颜色的笔,让他给它们分类,同时该删的删、该推迟的推迟。重点的排在前面。喜欢和不喜欢的用颜色或笑脸等图案分开,如此他会有意识地搭配,做到劳逸结合、动静穿插。假如满眼看去,都是不喜欢的事或都是脑力活动,就需要调整。
这个事情可能非常的麻烦,开始会花费不少时间,但我相信假如父母同孩子坚持一段将来,孩子会渐渐熟练起来。其实孩子不见得天天都要如此去做,重点是培养一种合理分配时间的意识。
在设计这个时间表的过程中,父母应该教给孩子怎么样剖析事情的轻重缓急、怎么样统筹安排、怎么样事后总结修改、与要看到不喜欢但必做的事情的意义。
上学的孩子假如可以写日记,那也会帮他加大时间观念,他会看到我们的一天事实上都是如何度过的。
3、给孩子时间管理的动力
最后很想说的是,大家目前常常责怪孩子时间观念不强、不会管理时间等等,但实质这只不过问题的表象,我感觉更根本的问题是,孩子没去管理时间的动力。
管理时间的动力来自哪儿?我想有方方面面,譬如自主的感觉。假如孩子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根据我们的意愿去自由支配时间,那样他就能领会到力量感、掌控感、独立自主的感觉,还有收获感和责任感。所以在实践时间管理时,要给孩子留点自由度。假如他感觉到的都是被动和无奈,那样这个动力就小了。
不过非常重要的动力,来自他对事情的兴趣。大家可以想象,假如孩子一天要做的都是让他没精打采的事情,他还有哪些劲头去管理时间呢?
所以我总结,时间管理的关键字不是效率,而是憧憬、向往、期盼、目的。大家让孩子可选择的活动中,当然要有他不喜欢但需要要做的事情,但更要有让他为之期盼的事情。当孩子足够想做这个事情时,他会为了它而提升所有事情的效率。假如一天中多数事情都是能让他快乐的事情,他的效率如何会不高呢?
发现、培养、引导孩子对事情的兴趣,才是时间管理练习的核心。